資料來源:《星島日報》2015年6月2日

原訂最快九月推行、主張「古今並重」的初中中史科短期方案觸礁,教育局昨宣布,因中學對短期方案未有明顯傾向,專責委員會建議當局不要求全港中學在一五或一六學年推行,讓學校按校情自決達致課程「古今並重」的時間及方式。當局強調繼續就中期方案檢討中史課程,今年內進行諮詢。有教師認為當局推行短期方案過急,令學界未能適應。

初中中史科課程修訂的短期方案諮詢上月中結束,教育局共收回三百四十三份學校問卷,近半受訪學校不同意課程修訂,僅三成七同意修訂。至於推行時間表,僅三十七所願意在今年九月推行,另有一百三十二校則屬意明年九月,兩者合計不足五成。因諮詢結果未有明顯傾向,專責委員會建議當局不再要求全港學校須在一五或一六年推行短期方案,改為按校情及其他條件,自行決定何時及如何達致中史課程「古今並重」的建議,意味方案胎死腹中。

短期方案原先重新調整課題與課時安排,中一課程延伸至以往中二始教授的隋唐及五代十國,清代史亦從中三提前至中二講授,騰出課時教授近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政與外交」更建議由現時的十節增至十六節。

對於日後課程發展,教育局強調委員會將繼續以「古今並重」原則,修訂檢討中史科的中期方案,包括討論整合不同皇朝政治史、加強文化與社會史的學習元素等,預料今年內完成草擬及進行諮詢。

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對短期方案擱置感到可惜,他指前教師普遍認為方案推行太急進,不僅教材未能配合,教學法亦未能適應,令教師們對方案多持保留,「大家認同課程有需要改變,但卻未必想變成這樣」。曾撰寫中史科教科書的李求恩紀念中學教師徐曉琦分析,多數學校對修訂持觀感態度,相信短期方案擱置後,僅個別中學自決採用。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則歡迎方案被擱置,重申要求專科專教、改善班師比及調整課時,又期望當局推出中期方案諮詢,全面聽取前教師意見。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則批評,當局未有對症下藥,增加初中中史科課時與師資,「短期方案註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