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頭的象限儀座流星雨觀星教學後,本來不打算再寫英仙座流星雨觀星教學,因為2017年的觀測條件不算好呀(加上自己這陣子不能熬夜觀星),但畢竟是每年的三大重頭戲之一,也略略寫一下好了。

先說一點廢話,不喜可跳過。

學生時期的癡婦每年都會碰運氣看英仙座流星雨,因為暑假的時間比較充裕,不過十年之間,卻只成功看過一次…… 因為不是陰天下雨,就是天晴卻高掛月亮…..😩 今年的情況也不例外,是月亮高高掛的一種。😂 上年月相很不錯,但一來下雨,二來要上班就沒空熬夜看啦…… 😣

廢話說完,正文開始。

2017 英仙座流星雨觀星教學

網上已有很多教學,但個人認為寫得最好的是天文組織星匯點創辦人蔡錦滔先生的教學文,大家可以先看完這篇,才繼續往下閱讀癡婦的廢文(因癡婦只打算補充文中未有的部分):

英仙座流星雨 2017 | 蔡錦滔 | 立場新聞

香港天文台解釋流星雨現象


觀星禮儀

由於太多傳媒只報導流星雨,卻忽略叫人遵守觀星禮儀,結果往往一窩蜂觀星群眾只看到地上大範圍白燈,以致地面光害間接影響天上星星的可見度。故此敬請保持應有的觀星禮儀,做個負責任的觀星者!!!

1.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因為人家曝光數小時的相片會立刻毀於一旦,而且你的相片仍然是漆黑一片
2. 切勿用電筒照向別人眼睛、相機或望遠鏡,原因見上,以及會傷害眼睛
3. 敬請使用紅色電筒照明,因為瞳孔只要被白光電筒照射,便會收縮;視乎年紀,一般要約幾分鐘、甚至半小時,瞳孔才能再次放大,否則難以觀星,故此切勿以白光電筒騷擾他人觀星(一律謝絕汽車車頭燈、手機電筒!!! 不要再製造更多光害!!!)
4. 如果使用觀星 App,請調較至夜視模式(紅色畫面)
5. 避免踢動天文望遠鏡及相機腳架
6. 請勿攀爬任何天文展品,免生危險(天文公園適用)
7. 注意聲浪、切勿喧嘩
8. 切勿生火或吸煙
9. 保持地方清潔,帶走垃圾拋棄或回收,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原地設有的垃圾筒絕對無法負荷幾百人一晚之間製造的垃圾

非專業尋找英仙座流星雨觀星筆記

請先下載太空館的觀星 App 【星夜行 iOS | Android】,這樣會比較容易理解下面內容。(而且星夜行還有 VR 夜視模式,很方便觀星呀。)

英仙座是秋天的星座,與飛馬座、仙后座等星座差不多時間出現,所以只要往東北方星空找尋,應該不難找到英仙座。

1. 晚上10時的東北方,已經升起了飛馬座和仙后座,當時月亮還尚餘8分鐘就升起。飛馬座呈一個平行四邊形,仙后座則呈 W 形狀。不過由於幅射點剛升上地平線,故月出之前,想不受月亮光害影響觀賞度的話,可到低地往東北方觀賞流星雨。

2. 凌晨1時,月亮已升起,屆時將大大影響流星的可見度。但如果是西貢、石澳或香港東部較少光害及較少阻擋物的地方,還是會看到較多的流星。即便人為光害較少之地,也只能一小時最多二十顆以內,因為月亮太光了。

3. 由於幅射點只是流星發射的起點,流星光線較弱,所以死盯著幅射點是沒用的,把你的眼睛移向幅射點附近的星座,如飛馬座、金牛座、小熊座、天龍座等,最好背向月光,將會有更多發現。順道建議大家欣賞夏季大三角:由天琴座的織女星、天鷹座的牛郎星、天鵝座的天津四組成,幸運的話,會看到織女星及牛郎星之間相隔一條銀河呢。

由於有朋友反映無法分辨流星與飛機,所以也略略講解一下。流星與飛機指示燈的最大分別:

1. 流星是眨眼之間就消失了;飛機是慢慢地飄過
2. 流星大多數是白光;飛機是白光及紅光都有
3. 流星是連續的光線火速劃過;飛機是閃著燈慢慢搖曳

實拍星空

呀,這張是上年八月同期的星空,附上星圖讓大家看一下星座的大小。不過今年大概癡婦會瑟縮在睡床上放棄拍攝了……

拍攝日期:2016/08/11 丙申年農曆七月初九
拍攝時間:01:25 (GMT +8:00)
拍攝地點:香港屯門石排頭路 Shek Pai Tau Road, Tuen Mun, Hong Kong

相機:Olympus XZ-1
ISO 速度:ISO 400
光圈:F1.8
曝光:10"
焦距:28mm

相片後製:Line Camera
星圖參考:香港太空館《星夜行》應用程式


香港觀星天氣預測

天氣不似預期,今晚的觀星天氣預測是 Poor,因為雲層分佈達 97%。😑(但明明現在沒什麼雲層呀…); 可能大家要考慮明晚(13/8)才碰運氣(?)

實時天氣預測

拍攝流星雨小技巧

延伸閱讀

香港天文學會討論區:2017 英仙座流星雨

流星雨理論高峰時刻: 8月13日(星期日)4時56分,月齡廿二

建議觀測期間: 
8月12日23時至13日5時20分

預料香港高峰時間:8月13日(星期日)早上5時02分,月齡廿二。

8月13日(星期日)天頂每時出現率ZHR估計每小時可見流星數: 
市區: 3 顆; 市郊: 16 顆; 鄉郊: 31 顆; 很黑地區: 45 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