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8月23日
文:盧日高
2012年教育局為應付縮班問題而推出三保措施,以「保學校、保教師、保實力」。今年7月3日,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會見傳媒時將三保「措施」改稱為三保「政策」。於是筆者向教育局查詢是否已將三保由「措施」提升到「政策」的地位,教育局回覆筆者:措施沒有變。即吳局長又說錯話。
5 posts
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8月23日
文:盧日高
2012年教育局為應付縮班問題而推出三保措施,以「保學校、保教師、保實力」。今年7月3日,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會見傳媒時將三保「措施」改稱為三保「政策」。於是筆者向教育局查詢是否已將三保由「措施」提升到「政策」的地位,教育局回覆筆者:措施沒有變。即吳局長又說錯話。
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9月1日
文:戚本盛
盧日高的《不被當成「一個人」的教師》說出了資助學校教師職位怎會有分數的技術原因,本文擬補充的是這樣的措施出現的過程,從中也可看到缺乏民主和專業制衡的決策過程是那麼的荒謬和落後。
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8月31日
文:盧日高
年輕合約教師需要每年與學校續約,無法轉為常額教師以穩定發展教育事業,近來愈來愈多有心人討論。在學生人數下跌和教育局「闊佬懶理」的情況下,筆者估計問題仍會持續至少十年。而讓合約教師問題更荒謬的,莫過於小數位教師的出現,即0.7、0.5、0.4甚至0.1教師。本文將介紹小數位教師出現的原因。
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2015年7月25日
文:盧日高
今年小六升中派位結果,91%獲派首三志願,學生和家長皆大歡喜。然而很多中學卻因縮班風聲鶴唳。暫時,全港縮班41班,5間中學由4班降至3班,36間中學減至兩班或以下。面對學校生存問題,不少瀕危學校派出教師搶生救亡,亦有學校違反不收扣門生的君子協議,期望在本年9月15日前收夠學生維持班數。學校之間爭個你死我活,可謂亂局一片!有說縮班是人口下降的必然結果,但教育局無妥善規劃才是罪魁禍首!
資料來源:《香港獨立媒體》2014年2月5日
文:盧日高
現任教育局長吳克儉先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而他自我介紹時往往說自己是人力資源管理出身,大概八十年代開始的工作經驗形成他清晰的自我定位。人力資源管理目的是有效地發揮員工最大生產力,最老套的方法之一,是增加人均工作量、維持員工勉強接受的工資、延長工時,將員工的精力壓榨殆盡,若然員工捱不住就另請一個願意賣命的。以上方法當然早已過時,越來越多企業發現對於講求專業和創造力的工作崗位,增加員工對工作的歸屬感、提升士氣、減低對工作的不滿和尊重員工意見,發揮的生產力往往比苛刻和節儉更高。希望吳克儉局長八十年代任職人力資源至今,時刻與時並進,理解一下過時的班師比以及泛濫的合約制對教師工作造成的惡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