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weather 天氣

14 posts

nida_path

圖片及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HKO)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威斯康辛大學氣象衛星合作研究所(CIMSS)Remote Sensing Systems(RSS)維基百科香港地下天文台 Facebook 專頁香港颱風迷天氣中心

今年終於有追風文第一發!

由於今年仍有厄爾尼諾效應(見厄爾尼諾與颱風的關係),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已經不算多(直到八月還只有6個,往年至少破10個了),能直接影響香港的颱風更是少之又少… 終於等到七月下旬,才有 06W 的生成!

06W 登場初期,已經備受囑目,因為很多氣象部門的預測路徑出現大分歧!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最初預測會東向奔往台灣,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ECMWF)、香港天文台(HKO)等等均計算西向靠近廣東省,甚至有些預測(看完維基百科,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哪家機構說的?)推斷 06W 無法推進!

直至7月30日,很多數據都開始顯示妮坦偏西靠近廣東省的可能性較高,癡婦感覺到「終於開波」要刮颱風了!而且要狠狠地刮!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以下為癡婦的粗疏分析,有錯請指正。

11692717_10153168938278052_4028606970730868191_n

親愛的蓮花,你就是一個任性的少女,當全世界的鎂光燈都追着你跑時,你就甩一甩你的秀髮,棄台灣不顧跑走對岸;當所有人都預測你要萎靡,你卻繞着長長的海岸,用盡你小巧的甜品胃吃撐增強;又當你開眼準備南下探索這片汪洋時,你又速速北行至秀麗的港灣,嬉水踢腳,只是未等到燦鴻大哥召喚回海,就不小心邁轉腳步,迎頭碰上一連串巍峨的山脈魂斷殆盡…

你,真是一個猜不透的少女。癡婦會好好悼念這個完全不及格的八號,今晚會早點睡明早上班去的了。


另外,永遠懷念 20150709 0600(UTC+8) HKO 預測蓮花以中心風力 130km 港島東登。

Linfa_20150709

winter_monsoon_in_hongkong_summer

寒舍向北,昨晚回到家中,見到所有掛起的衣服都給吹跌了,以為蓮花(10W)迅速轉向南下所以吹北風?立即看看天文台的天氣報告

此 外 , 蓮 花 昨 日 由 強 烈 熱 帶 風 暴 減 弱 為 熱 帶 風 暴 。 在 昨 晚 十 一 時 , 蓮 花 集 結 在 高 雄 之 西 南 偏 南 約 360 公 里 , 預 料 向 偏 北 方 向 移 動 , 時 速 約 10 公 里 , 大 致 移 向 台 灣 南 部 。 同 時 , 強 烈 熱 帶 風 暴 燦 鴻 集 結 在 雅 蒲 島 以 北 約 890 公 里 , 預 料 向 西 北 偏 西 移 動 , 時 速 約 20 公 里 , 橫 過 西 北 太 平 洋 。

本 港 地 區 ( 七 月 七 日 , 星 期 二 ) 天 氣 預 測

大 致 多 雲 , 有 煙 霞 。 日 間 部 分 時 間 有 陽 光 , 稍 後 局 部 地 區 有 驟 雨 。 氣 溫 介 乎 27 至 32 度 。 吹 和 緩 偏 北 風 。
展 望 : 隨 後 一 兩 日 天 氣 炎 熱 , 有 煙 霞 , 局 部 地 區 有 驟 雨 。

望完路徑,又不像是始於蓮花,那麼哪來的北風呢?爬文查找,原來香港地下天文台有解答:

下沉氣流是指由成熟熱帶氣旋高層吹出之氣流在熱帶氣旋前方下沉的現象。蓮花並非成熟的熱帶氣旋,垂直結構並不理想。現時影響華南的北風應該是低壓槽過境後的大陸性氣流。……對,這次是不尋常的偏北氣流,但仍未算極端。1989年7月尾,一股北風潮抵達香港,氣溫跌至21.7度。有興趣可看研究報告:
http://www.weather.gov.hk/publica/tnl/tnl058.pdf

150707fr

因為蓮花未增強前,所吹出的下沉氣流可能性較低(即是北風非源自蓮花),再看看上圖的華東華中的氣溫分佈,全部都下跌至20度或以下,更加確定北風的最大成因是大陸性氣流。

換言之,如果現在是香港秋冬季,這種北風有個常見名稱:「東北季候風」/「冬季季候風」。但香港夏季的季候風其實是「東南 / 西南季候風」呢,所以這次的大陸性氣流(或者乾脆稱為「北風」)於夏季而言是罕見的。又長知識了。

延伸閱讀:如何分辨香港受熱帶氣旋還是季候風影響? | 香港地下天文台
PAGE TOP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