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POPA Channel@Youtube

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於語言學上,除了詞匯(vocabulary)以外­,還包含語法(syntax)、語義(semantics)、音韻(phonolog­y)、詞法(morphology) 等等各方面。假若你只用第二語­言(例如英語或普通話並非是家長的母語)跟小朋友溝通,他們上述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比講母語的小朋友差很多。

那如果從小沒有學好母語,長大後再學過可以彌補嗎?

根據兒童心理學,0至3歲是小朋友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 一旦錯過了這時期好好地學習母語,以後要彌補便會非常困難。

而對於一個小朋友,語言不單止是用來溝通,更是發展認知能力,學習邏輯思考、社交和情­緒管理的重要工具。所以當小朋友0至3歲時未有學好母語,到9歲甚至長大後,智商以及­語言能力,都可能會落後於朋輩。而原因就是早期語言習得上的缺失,令他們輸在起跑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