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文字內容均為香港太空館資料,本文僅作備份參考
Category : Astronomy 星移斗轉
25 posts
2018年1月31日發生的月全食
2018年1月31日晚上,香港上空將會出現一次月全食。當天月球於下午5時59分東升,至下午6時49分出現半影月食,而月全食則於下午8時51分出現,並持續約77分鐘。在全食階段,呈紅色的月球在離東面地平線約36度處的高度慢慢上升至約53度。整個月食過程於2月1日上午約0時09分結束。有意觀賞月食的市民,可考慮到東面及天頂不受遮掩的地點進行觀測。下次在香港可見的月食將於2018年7月28日發生。
月食詳細資料
種類:月全食
食分:1.321
可見地區:亞洲、澳洲
月食過程
月出時間:17:59
半影食始:18:50
月食初虧:19:48
月食食既:20:51
月食食甚:21:30
月食生光:22:08
月食復圓:23:12
半影食終:00:10 (2月1日)
資料來源:美國海軍天文台、香港太空館
月全食直播
繼年頭的象限儀座流星雨觀星教學後,本來不打算再寫英仙座流星雨觀星教學,因為2017年的觀測條件不算好呀(加上自己這陣子不能熬夜觀星),但畢竟是每年的三大重頭戲之一,也略略寫一下好了。
先說一點廢話,不喜可跳過。
學生時期的癡婦每年都會碰運氣看英仙座流星雨,因為暑假的時間比較充裕,不過十年之間,卻只成功看過一次…… 因為不是陰天下雨,就是天晴卻高掛月亮…..😩 今年的情況也不例外,是月亮高高掛的一種。😂 上年月相很不錯,但一來下雨,二來要上班就沒空熬夜看啦…… 😣
廢話說完,正文開始。
2017 英仙座流星雨觀星教學
網上已有很多教學,但個人認為寫得最好的是天文組織星匯點創辦人蔡錦滔先生的教學文,大家可以先看完這篇,才繼續往下閱讀癡婦的廢文(因癡婦只打算補充文中未有的部分):
香港天文台解釋流星雨現象
今次月食的資料(香港時間):
月出時間:8 月 7 日(一) 黃昏 6:41 pm
月食初虧:8 月 8 日(二) 深夜 1:22 am
月食食甚:8 月 8 日(二) 深夜 2:20 am
月食復圓:8 月 8 日(二) 深夜 3:18 am
月沒時間:8 月 8 日(二) 早上 6:10 pm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香港天文台
資料來源:蔡錦滔 | 立場新聞
香港天文台、香港太空館、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保良局顏寶鈴書院及香港聖公會太陽館‧度假營將於 23:48 開始聯合直播月偏食實況: http://www.hko.gov.hk/gts/event/webcast-20170807_uc.htm
2017/08/08 香港太空館月偏食模擬影片 二零一七年八月七日(星期一)晚上至八月八日(星期二)清晨香港上空將出現月偏食。月食期間月亮的仰角頗高,若天氣情況許可,大部分面向南至西南方無障礙物的地方都能夠觀賞到月食過程。 這次月食在八月七日晚上十一時四十八分開始(進入地球半影),至翌日早上四時五十三分結束(離開地球半影),食甚時間為早上二時二十一分。這次月偏食的食分為0.25,即是在食甚時,月球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直徑進入地球本影。
究竟康文署的天文初探黃昏營「有咩玩」,值不值得玩?癡婦有幸中籤參與本年度的黃昏營,決定寫一下小心得。
圖片來源:香港太空館天文公園、癡婦的相機
活動概覽
自 2008 年香港太空館西貢遙控天文台 及 2010 年香港太空館天文公園 落成以後,康文署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的觀星活動;活動由太空館職員及專業天文導師帶領,參觀西貢天文公園,觀賞古今各類天象儀器。之後返回坐落麥理浩夫人度假村的西貢遙控天文台,進行一系列星空探索活動,讓大家一起感受宇宙奧秘。
觀星節目巡禮2017 – 天文初探黃昏營
日期:2017.01.07 (六) / 2017.02.18 (六) / 2017.03.04 (六) / 2017.06.24 (六)
時間:下午4時至晚上10時30分
地點:西貢天文公園及麥理浩夫人度假村
名額:45
對象:6歲或以上
費用: 14歲-59歲人士 $26 | 6-13歲、60歲或以上及殘疾人士 $13
查詢電話:2792 3084
*活動接受個人或小組報名(每組不超過 4 人),需進行抽籤
2017 8月英仙座流星雨觀星教學在此
2017 的第一篇文章要寫流星雨觀星教學。呀,象限儀座流星雨貴為每年三大流星雨【註:另外兩個分別是八月中的英仙座流星雨和十二月中的雙子座流星雨】,癡婦居然歷年以來也沒有看過(以往學生時期這段時間都要忙於應付考試耶),所以今年趁著難得仍然放假,提早於極大期前一天,熬夜看看星空寫一寫好了。
資料來源:湯博士的物理空間 Facebook 專頁
圖片來源:香港太空館「星夜行」手機應用程式、友人 S 小姐
星星也有不同的顏色,紅色的星星表面溫度較低,藍色的星星表面溫度較高。例如天蠍座的心臟「心宿二」和獵戶座獵人右肩的「參宿四」就是著名的紅色巨星,它們不但非常龐大的明亮,而且表面溫度較低(約3000K,太陽表面溫度約5800K,K 為開氏溫度),因此呈現紅色,肉眼也可分辨。
《明報—生活x科學》2016年7月1日(五)
資料來源:香港太空館 Facebook 專頁
今期天文觀測的主角絕對是火星 (Mars)!
火星於5月22日衝日,即火星和太陽分別處於地球的兩側。這是11年來最大的火星衝 (Mars Opposition) ,僅次於下一次2018年的大衝。由於火星衝前後約一個月,火星距離地球相對較近,即使在有光害的都市裡,也可肉眼見到這顆火紅色的行星,是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
本年火星最接近地球時並不是火星衝,而在5月31日,它比衝時近了約700萬公里,離地球7528萬公里。
哈勃太空望遠鏡 (Hubble Space Telescope) 早前也特別拍了高解像度的火星照片,並標示出一些表面地形特徵。如果有天文望遠鏡的朋友,這陣子不妨拿出來對準火星觀察了。
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朋友,也可以下載太空館的手機應用程式「星夜行」,就能輕鬆在天上找到火星了!土星也在附近呢!而太空館在6月8日也會有免費的觀測活動讓市民透過天文望遠鏡觀看火星等天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太空館網頁看看詳情!
香港天文台的「氣象冷知識」以可愛的動畫短片介紹火星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vhPWcDNao
資料來源:香港太空館 Facebook 專頁
「金星凌日」大家可能聽過甚至見過,原來水星也會凌日,而且今天就會發生!
每當水星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中間,三者大致連成一直線時,地球上的人便會看見水星在太陽表面經過的情況,稱為「水星凌日(Transit of Mercury)」。水星凌日平均每一百年出現 13次,上次發生在2006年,而今天及2019年出現時,香港都是晚上啊,看不到!香港的市民最快要等到2032年11月13日才可在香港觀看到水星凌日了。
這次水星凌日由今晚香港時間19:12開始,至翌日02:42終止,歷經7.5小時,在東亞、大洋洲及南極洲絕大部分地區不可見。雖然香港看不到,但有興趣的朋友仍可在以下幾個網址觀看海外網路直播:
http://www.nasa.gov/multimedia/nasatv/index.html (NASA TV)
http://www.nasa.gov/transit (直播NASA的SDO太陽觀測衛星影像)
http://livestream.com/skyandtelescope/mercury (Sky&Telescope)
https://youtu.be/EK0bu-Is4vA (Exeter UK)
http://bareket-astro.com/…/2016-transit-of-mercury-live-web… (Bareket Observatory Israel)
http://www.space.com/19195-night-sky-planets-asteroids-webc…(Slooh)
http://live.slooh.com/stadium/live/transit-of-mercury-2016 (Slooh)
美國太空總署有關今次水星凌日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kkCaBTg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