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居家隔離緣故,Andrew Lloyd Webber 韋伯爵爺佛心來着的把他家僅有的五套官攝音樂劇製作都放到 Youtube 上為各位消悶,順便為英國完全停頓的劇場籌款,幫補工作人員的生計。
(錯過了上星期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聲魅影》倫敦版的 25 周年演出?不要緊,上一篇文章底部還有紐約 25 周年、倫敦 30 周年的特別演出;而且也有幾個劇迷冷知識介紹。)
接續上星期《歌聲魅影》25 周年演出的聲勢,本星期播放的便是《歌聲魅影》續集:Love Never Dies(中譯《愛無止盡》/《真愛不死》;華語音樂劇劇迷界因其劇情極其狗血謔稱《老不死》)
香港放映時間為 2020/04/25 02:00 – 2020/04/27 01:59 【此版本為澳洲公演版,與倫敦原版舞台設計與劇情均有少許差異,另看下文補充】
先是讓人翻白眼吐白沫,然後再腸道糾纏吐血的老不死竟然真的要公開,爵爺是為了自砸招牌才開設這頻道嗎⋯⋯好吧,既然爵爺宣佈要免費讓大家看看這套劇情狗血的作品,那癡婦唯有動筆寫寫當年忍痛擱筆的花癡文。
本劇簡史
(不想看想裝正經不成的花癡文的可以跳過本部分或跑到維基百科看詳細歷史)
據爵爺所述,1990 年就開始構思創作續集,甚至也跟 1999 年出版小說《曼哈頓魅影》(The Phantom of Manhattan)的作者 Frederick Forsyth 商討小說劇情的發展(本劇取材自此書),但直至 2007 年再著手譜寫全劇音樂。
以下開始挖寶,部分內容源自 N 年前的 Email,所以癡婦理解的本劇發展與大家在維基百科看到的會有點不同。(如果寫的跟維基百科一樣,這篇花癡文有啥意思?起碼維基百科完全沒提到這些 Email 的內容!)
2009 年 9 月 11 日,The Really Useful Group 官方突然發出全球 Email,以 Phantom 的身份撰筆書信,宣佈當年 10 月 8 日將有重大消息公佈,並且命令各人不可忽視他的來信,否則會有災難發生。(這裡套了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信件的梗。)
當時癡婦也不知道葫蘆裡買什麼藥,就只知道爵爺似乎有新作為,後來才知道這封信的最後一句為拉丁文 Amor Numquam Moritur,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是 Love Never Dies,暗示了新劇的劇名。
2009 年 9 月 24 日,The Really Useful Group 再次發放 Email,宣告 10 月 8 日會有新劇發佈會,並邀請有興趣的劇迷預先到指定網站登記,並由官方抽籤幸運兒出席這重大盛會。
2009 年 10 月 8 日,官方舉行新劇發佈會,宣佈該劇由倫敦 21 周年的 Phantom – Ramin Karimloo 和拉斯維加斯 90 分鐘精簡版首演的 Christine – Sierra Boggess 挑大旗,擔任新劇男女主角延續上集未完的愛情故事,也有讓 Ramin 演唱劇中重要曲目:Till I Hear You Sing(另見本文底部曲目介紹)。同場也宣佈該劇於 2010 年 3 月 9 日倫敦 The Adelphi Theatre 公演,稍後進軍至紐約百老匯、澳洲等地。
另外,當日官方發放的 Email,除了宣佈可以預訂戲票,也特別預告將於 2010 年 2 月 20 日開始可以把本劇部分片段先睹為快,並且也簡介了本劇內容。
2009 年 12 月 19 日,官方 Email 宣告全劇所有演員名單。
2010-2011 年期間,官方釋出部分劇中片段及電視廣告造勢宣傳;甚至之後也開放劇中曲目 Coney Island Waltz 讓公眾下載。
不過即使因應劇評多番改動音樂與情節,票房仍是未如理想,2011 年 8 月 27 日,倫敦舉行最後一場的 LND 演出,黯然落幕。(然後要砍掉重練🙈)
由於本劇負評太多,Ramin 及 Sierra 到美國公演的計劃被逼無限期腰斬。所以癡婦懷疑後來 2011 的 Phantom 25th 周年紀念是為了補償他們兩人未能憑 LND 進軍紐約百老匯⋯⋯🙈
最後 LND 團隊要砍掉重練修改舞台設計及部份劇情才能在澳洲公演。經修繕後的 LND,官方宣佈於 2011 年 5 月 21 日於 Regent Theatre 上演。以下是首演當晚的紀錄。
2012 年,官方推出澳洲版 DVD、Blu-Ray 的錄影,由 Ben Lewis 及 Anna O’Byrne 領銜主演,並陸續於全球不同地區開售。後來丹麥、日本、德國、奧地利也有自家的舞台製作。
倫敦舞台原版與澳洲版 DVD 製作的差異
由於癡婦沒有完整地看過倫敦原版,不能自行比較,故此以下重點整理自他人的文章:莫比埃湖畔、Random Thoughts、夢魘馬戲團、聽音樂的貓
1. 歌曲、旋律大致相同,但是順應劇情更改,歌曲出現的地方不一樣,而且澳版也重新潤飾了原版直白爛掉的歌詞,並加入更多首集 Phantom 的旋律。(其實原版也有嘗試加入 Phantom 的旋律,但當時氣數已盡無力挽回)2. 原版令人眼花瞭亂以掩飾其佈置簡陋的多媒體投射場景,在澳版中改為較華麗的舞台佈景(為什麼一直有 Wizard of OZ 舞台的既視感),角色戲服也有重新設計。 3. 原版怨氣沖天的 Madame Giry 和 Meg Giry,在澳版裡變得比較可親。 4. 原版的結局與澳版的結局大致相同,但劇情經刪改後,觀眾們普遍覺得澳版的結局發展得較為自然。 5. 原版有一隻因 Phantom 單思 Christine 而製作出來的癡漢中二病機械人,澳版內拿走了。 6. 原版宣傳圖片較為陰鬱,澳版則較為華麗。(見下圖)![]()
7. (純粹癡婦聽歌個人偏見)原版 Christine 與 Phantom 較為激情有火花
(魚姐與面爺的默契呀),澳版的情感更為蒼桑淬煉(明明就是小 Ben 天性含羞內斂)。
劇情簡介
敬請看倌做好心理準備!不想被劇透的請盡速跳至下一部分重點曲目介紹!
這裡不劇透最終結局,因為太狗血了!如果要用一句說話形容全劇,那該是「真實婚姻的殘酷故事:綠茶婊狠拋家暴男帶走私生子與癡心舊情人幽會兼巧遇善妒情敵爭寵」,簡稱「綠帽記」。
《愛無止盡》取材自 1999 年出版的小說《曼哈頓魅影》(The Phantom of Manhattan),由於作者不同,兩部小說對人物演繹的風格也有所差異。 故事發生在《歌聲魅影》的十年後,地點從巴黎歌劇院換到紐約康尼島(Coney Island)。廿世紀初的康尼島是個大型遊樂園,裡頭除了娛樂設施,還集結來自全球驚奇的人事物及各式表演,被蔚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在離開巴黎歌劇院的十年後,Christine 已與富家子弟 Raoul 結婚,可是 Raoul 婚後情性大變,成了酒鬼兼賭徒,她只好在外頭掙錢,回歸老本行。在神秘經紀人 Y 先生邀請下, Christine 離開巴黎到紐約,在康尼島遊樂園開唱,殊不知這位事業有成的經紀人 Y 先生,就是逃到美國的 Phantom。 Phantom 的現身,讓十年前的三角命題重新展開,一方面 Raoul 不忿妻子拋頭露面,一方面又得知 Phantom 仍陰魂不散,兩大男主角在劇中不斷角力,使得 Christine 十分苦惱;而 Christine 兒子 Gustave 的加入,也讓問題更為複雜,因為 Gustave 正是 Phantom 與 Christine 一夜情所生的私生子。 續集中 Christine 也出現情敵:Meg Giry,原來多年來暗戀著 Phantom ,而多年的暗戀不遂的 Meg Giry,竟然憤而綁架了 Gustave!糾纏於複雜的四角關係下,劇情的走向孰好孰壞,唯有 Christine 才知道。
重點曲目
咳咳咳咳,如果不介意劇情的話,其實歌還是蠻好聽的。始終爵爺的作品還是有一定水準的,所以也導致本劇口碑兩極化,喜歡的人會很迷這劇,不喜歡的人則會整天吐槽劇情狗血🙄⋯⋯(癡婦如此花癡 Phantom 也頂不住,唯有聽歌解憤)
這裡盡量提供原版及澳版的影片,但並沒有介紹全劇所有曲目,也不按劇中出現順序介紹,內含大量主觀喜好吐槽(甚至有少量劇透),敬請各位看倌留意。
Coney Island Waltz
不論哪個版本,癡婦對於這種詭異的曲風表示無力。(然後當年官方的 Email 還說可以給觀眾免費下載,嚇得一整個攤倒。)
Till I Hear You Sing
這裡要放面爺兩個版本讓大家比較比較,前一個是新劇發佈會所演唱的版本,後一個是本劇上演後參與該年的 West End Live,可以聽得出後一個版本的情感更為豐富飽滿,癡婦猜是因為對人物更有透徹的了解,所以情感拿捏得更精準,也見唱功有提升。第三個是澳版的 Ben Lewis 的演唱版本,爆發力還是有的。
Love Never Dies
著名女高音名伶 Dame Kiri Te Kanawa 演唱本劇主題曲 The Heart Is Slow To Learn⋯⋯(咦?!)癡婦沒有放錯!這曲的前生就是長成這樣子的!本曲源自爵爺另一作品《美麗遊戲》(The Beautiful Game),後來爵爺把此曲用舊曲新詞的方法,重新錄入 LND 內。(究竟爵爺是江郎才盡還是什麼的⋯⋯)
其實這曲真正的樣子是長成這樣的,大家喜歡倫敦原版 Sierra 還是澳洲 Anna 的版本?
當年 LND 初版發行 CD 時,爵爺另外找來英國女中音 Katherine Jenkins、韓國花腔女高音 Sumi Jo、中國女高音張立萍演唱本主題曲。(其中韓文版及中文版主題曲已收錄於亞洲版 Deluxe Edition CD)
Devil Take The Hindmost
Phantom 與 Raoul 兩人舊冤家相逢角力,堆疊出一層又一層的高潮。有認真研究歌詞的話,更能理解兩大死敵之間的張力在哪。(這裡很明顯看得出倫敦原版與澳洲修繕版的舞台設計、角色造型、戲服設計的差異)
The Beauty Underneath
總覺得面爺跟小孩互動的版本更有火花,小 Ben 在這裡比較下整個弱掉了(囧)說真的,全劇癡婦最喜歡這曲!(因為可以常常聽到不同美聲小孩)
Beneath The Moonlight Sky
這個是故意放到最後!即使 YouTube 已有很多表演片段,也不能在此劇透!要看劇透的請自行反白:在一個優美月黑風高的晚上,準備成為新娘的 Christine 順應內心的呼喚,與自己最愛的男人纏綿長夜⋯⋯(真的一整個讓人翻白眼的劇情設定)
同場加映
官方發放的幕後花絮(共 18 個影片)
面爺 Ramin Karimloo 尚未當上 LND 版的熱血大爆發 Phantom(那個標誌性的 stronGER)
魚姐 Sierra Boggess 尚未當上 LND 版 Christine 前飾演的人魚公主
感謝這豐富的資訊,去看完了「老不死」。……….看完後,果然沒錯,很多事情該停就停,「教父」停在第二集就好,「銀翼殺手」不該有續集的,像「龍貓」就很乖,沒有就是沒有。感謝這些動聽的音樂,以及你這麼多的訊息。 ( 雖然我很喜歡Ramin Karimloo,但我覺得 Ben Lewis這首Till I Hear You Sing 唱得更棒。)
個人認為只要忽略劇情就可以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