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昨天的主題。每年聖誕節期,人人都聽著一大堆傳統聖誕歌,例如 Silent Night 等等,但若是只限於這些隨便閉上眼也能唱的歌,有時候也想換點新意思。其實外國聖誕歌多得很,昨天寫完兒童聖誕歌,今天繼續介紹另外五首維基百科分類為傳統類別的聖誕歌。
圖片來源:freepik.com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歌詞來源:metrolyrics.com
以下歌曲中文名稱乃本癡婦不專業翻譯
I Saw Three Ships 我看見三艘船
原本昨天想放進兒歌篇內,但想想這曲算是英國的經典聖誕歌,經典得像一想起聖誕節就會想起 Jingle Bells 的程度,就是那種會伴你成長的聖誕歌呢。
據維基百科,這是英國傳統民謠《Greensleeves 綠袖子》的變種,最早版本印刷於17世紀的德比郡 Derbyshire,1833年由威廉·桑德斯 William Sandys 再版。
現時流傳最廣的版本,歌曲描述的是在聖誕日早晨,「我」看見三艘船正在航向伯利恆,又看到瑪利亞與耶穌在遠處,天使在天堂上頌唱。不過曲中敍述航向伯利恆的船,實際上離此地最近的水域是20英里(32公里)之外的死海,而「三隻船」可能指的是12世紀用來將東方三博士遺骸運往科隆主教座堂的三隻船。
What Child Is This 是何嬰孩
放這歌在第二首介紹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可是鼎鼎大名的《Greensleeves 綠袖子》呀!(驚恐狀:什麼?!)剛才才介紹完《綠袖子》的變種,當然不能不介紹原曲吧。
一提起《綠袖子》,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可能大家也多少會想起公開試歲月的艱苦日子(沒在香港考公開試的人是不會懂《綠袖子》的悲劇),雖然近年也越來越多人認知到《綠袖子》也是聖詩的事實,但還是不能不提這個悲劇性優美的詩歌耶。
好吧,據維基百科,本曲早於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已經完成。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聞是由英王亨利八世作給其愛人安妮·博林 Anne Boleyn(安妮‧博林是英女皇伊莉莎白一世的生母,這段風流情史大家有興趣的自己去查找一下吧),經19世紀英國聖詩創作家威廉·查特頓·狄克斯 William Chatterton Dix 重新填詞成了現今的聖詩。
雖然本曲發源於英國,但是看來更受美國人歡迎呢。以下是癡婦最喜歡的小賈姬 Jackie Evancho 的天籟版本。(小妮子當年獻唱本曲時只有十一歲耶。)
有些人可能不太習慣上面小妮子的厚重唱腔,如果流行唱腔又如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wj5Jatc9Y
其實《綠袖子》又有什麼可怕呢,看看這個金屬版本合意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7yRj_ScdU
From Heaven Above To Earth I Come 高天降臨,我到世間*
介紹此曲之前,可以先看看這段很動人的英國 Sainsburry’s 超市廣告:第一次世界大戰聖誕休戰影片。(哎呀,其實這段影片的背景與本曲差距大約四十五年,但內容很相似,所以放過來讓大家感受聖誕的和平氣氛呢。)
據《Our Daily Bread 每日靈糧》以及香港聖詩會2015聖誕頌唱會場刊的資料,相傳於1870年普法戰爭(the Franco-German War)時,普魯士和法國士兵的陣地相隔一個壕溝,彼此可以看得見。聖誕節晚上,一位法國士兵唱起《O Holy Night 啊!聖善夜》,神奇的是,普魯士士兵並沒有開火,反而是唱起本曲,一時之間彼此唱和,以歌聲代替炮聲,度過了一個戰爭中和平的聖誕節。
這曲的德文原文名字為《Vom Himmel hoch, da komm ich her》,由著名的宗教改革運動推動者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於1534年寫成。全詩歌詞共有十五段,取材於路加福音2:8-18 天使報喜的信息,並由 Catherine Winkworth 於1855年翻譯成英文。由於歌詞太長,請另見維基百科或下面影片。
*中文翻譯名稱由香港聖詩會提供。
Coventry Carol 高雲地利之頌
Coventry 是一個地名,或譯科芬翠、考文垂、科芬特里,為英國英格蘭 – 西米德蘭茲區域 – 西米德蘭茲郡的城市。據維基百科,本曲出於十六世紀一齣名為 The Pageant of the Shearmen and Tailors 的戲劇,作者不詳,由於上演的地點就在該地,後人便以此地為本曲命名。
如果聖誕帶給的世人的意義,單純只是歡喜快樂,那麼對一眾被希律王屠殺的兩歲以下小孩及其家人,未免太不公平。據馬太福音記載,當權者希律王召見三位遠道向耶穌朝聖的東方博士以後,因恐懼自己的權位受威脅,便下令屠殺城內所有兩歲以下的嬰孩,一時之間全城滿遍哀號,本曲就是模擬悲慟的母親為不幸孩子所哼的搖籃曲,最早確認的歌詞版本為1534年 Robert Croo 的版本,並於1591年確立編曲與旋律,流行至今。
馬太福音 2:16-18 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在拉瑪聽見號啕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
由海莉 Hayley Westenra 以最輕柔的歌聲送別一眾不幸小孩。
或許由兒童詩班送別這些嬰孩更能安慰人心:https://youtu.be/3iVI2d3Y4WU
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 願主賜你們歡欣
雖然聖誕背後有段悲傷的歷史,但是仍希望各人能歡喜快樂,畢竟救主降生仍是世界大事,如歌名所述,願主賜你們歡欣。
本曲又名為《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Tidings of Comfort and Joy 溫柔與喜樂的信息》,癡婦的老哥與小妹都說好像不知道在哪兒聽過這曲,但就是不知道名字而已。(其實香港很多商場都有播放… 至少癡婦家附近的幾個商場、港鐵站都有在播放就是了。)
維基百科說,這首歌很老的了,大約是十六世紀(甚至更早的時間)就在英國出現了,所以作者無從考究。大約於1760年首次有公開歌譜印刷本,並於18世紀中期填上與聖誕主題有關的歌詞,正式把本曲與聖誕節連繫。
另外,本曲也曾於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名著《A Christmas Carol 小氣財神》出現,敍述了聖誕前夕小男孩向主角 Scrooge 頌唱本曲,竟遭 Scrooge 暴怒地趕走,以此突顯 Scrooge 的冷酷。 “…at the first sound of ‘God bless you, merry gentlemen! May nothing you dismay!’, Scrooge seized the ruler with such energy of action that the singer fled in terror, leaving the keyhole to the fog and even more congenial frost.” (該段故事中文翻譯見此。)
又是天使之翼合唱團 Libera 出場為大家帶來一個輕快的版本。
歡樂合唱團 Glee 的版本不失為一個耐聽的版本呢。https://youtu.be/BOH4NDw0ilc
用十二支大提琴演奏,並混進《Carol Of Bells》主旋律的酷音樂團 The Piano Guys 改編版本:https://youtu.be/e9GtPX6c_kg
延伸閱讀
帶病帶咳撰文完畢,最後,祝大家聖誕快樂,喜樂平安。(不過或許某天手癢可能再打一篇補遺放進一些自己很喜愛的聖誕歌吧?)
前篇:香港非主流聖誕歌精選集 1 – 兒童聖誕歌
逛街總會聽到的聖誕歌卻不知道名字嗎?
香港非主流聖誕歌精選集 3 – 熟悉但叫不出名字的旋律(上)
香港非主流聖誕歌精選集 4 – 熟悉但叫不出名字的旋律(下)
應節的雪人之歌
香港非主流聖誕歌精選集 5 – Walking in the Air 合集
百年前聖誕夜的感人故事:士兵在戰場上自發停戰,還踢起足球 | 關鍵評論網
第一次世界大戰聖誕節休戰 | 維基百科
聖誕節故事:大希律王 vs 小孩耶穌 | 聖經考古
聖經解碼–第七集: 殺害嬰孩的希律 | JGospel.Net
耶穌一出世已經害死哂伯利恆入面兩歲內既男仔 – Charis Hung | 信仰百川
耶穌降生,並不是為了讓你可以唱唱聖誕歌而已 – 端木皚 | 嘗言道
Trackback 1
TrackBack URL
https://stargazer.nets.hk/non-mainstream-christmas-songs-in-hong-kong-2/tr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