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 stormchaser 追風怪

18 posts

【約克襲港十九周年】
其實上星期六已經開始追風,只是傳媒已有太多報導,
自己又不想過份危言聳聽,才拖延至今天這個十九周年紀念才發文。

對,十九年前的今天(連農曆日子也一樣),約克以風速 130km/h 襲港,
今天,山竹挾帶著中心風力 175km/h 西登(已減弱至跟暴力天鴿一樣),
破了好幾個近年來的氣象紀錄:

T1 距離香港東南 1110 公里(打破香港天文台所有紀錄)
T8 距離香港東南偏南 410 公里
T9 距離香港東南偏南 240 公里
T10 距離香港東南偏南 150 公里(平常小型颱風在這距離只剛好發8號)

其他的要等家中善後才補充。(打風多年,家中首次窗邊滲水!)
已補充完畢。

在6月2日凌晨美軍氣象機構認為有機會24小時形成熱帶風暴、在同日上午日本氣象廳發佈烈風警報也有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風暴。

【02/06 02:00更新】2018 風季第一發!
左邊的 99W 已接上西南水氣,所以成旋的機率比較快;右邊的 90W 仍未接上水氣,成旋速度較慢,但後期要看看會不會與 99W 產生籐原效應。

【03/06 00:00 HKO 更新】
此外,位於南海南部的低壓區昨日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在昨晚十一時,該熱帶低氣壓集結在西沙以南約48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10公里,橫過南海南部。

【06/06 09:45 HKO 更新】

天氣稿第095號-熱帶氣旋警報
*****************
熱帶氣旋警報


香港天文台發出最新熱帶氣旋警報

一號戒備信號,現正生效。
位於雷州半島的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艾雲尼。

在上午10時,艾雲尼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460公里,即在北緯20.4度,東經110.2度附近,預料移動緩慢。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艾雲尼今日會在雷州半島一帶徘徊,與香港的距離保持在400公里左右。除非艾雲尼顯著增強,今日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機會不大。
與艾雲尼相關的外圍雨帶會繼續為本港帶來大驟雨及狂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
艾雲尼未來數天的發展及動向會較為飄忽,變數相當大。天文台會繼續密切監測其動向。

https://www.facebook.com/hk.observatory/photos/a.1635879299836036.1073741828.1501511173272850/1709003842523581/?type=3&permPage=1

【18:30 更新】【十月熟果子】縱秋颱難測,吾俱往矣。如明天必須外出,請於離家前做好防風防雨的措施。

當你看到機場預報不斷加長資料,不斷上調風力,就知道中秋過後吃大樹菠蘿也可以很回味無窮。對,卡努是初熟的大樹菠蘿。

#秋颱 #卡努 #大樹菠蘿

強烈熱帶風暴瑪娃(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Mawar,國際編號:1716)為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6個被命名的風暴。此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是馬來西亞高地品種的玫瑰花,花瓣比較大,常見於花園內。瑪娃活躍於八月下旬至九月初,目前各國路徑大致預料將於中國大陸汕尾市附近登陸。

這朵玫瑰不是要像蓮花嗎…?怎麼這兩年名字是花兒的風都特別容易摧殘…

輕度颱風帕卡(英語:Tropical Storm Pakhar,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6W,國際編號:1714,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Jolina,菲律賓華語譯名:裘利納)為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帕卡」(寮語:ປາຂ່າ,國際音標:[paːkʰaː])一名由寮國提供,意指伊洛瓦底江海豚,是生長在湄公河下游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

從來沒試過這麼不想寫追風文…
但拖延良久,還是要開帖…

「天鴿」(日語:ハト,國際音標:[ha̠to̞]))一名由日本提供,意為南天星座的天鴿座。此名稱乃首次使用,取代2011年重創菲律賓後遭除名的「瓦西」。天鴿在2017年8月中下旬形成,結束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活動的短暫寂靜,且由於數值預報模式連續多報預測會在臺灣南面近距離掠過,然後對華南沿岸構成較大影響。

情況明朗了,可以開帖追風。

7月21日於呂宋東面海域形成,日本氣象廳同日上午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當晚8時跟隨。由於垂直風切微弱,加上達攝氏30度的炎熱海水供應能量,同時西南季風轉趨活躍,供應大量水汽,該熱帶性低氣壓在7月22日日間有對流爆發、螺旋性明顯增加,日本氣象廳在沒有發出烈風警報的情況下,於當日下午3時把該熱帶性低氣壓直接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洛克。

簡介

「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紀念郵票
2017年6月13日發行

資料來源:香港郵票策劃及拓展處

熱帶氣旋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壞力的現象之一,在海洋上發展及轉動的龐大溫暖而潮濕氣團,其中心的海平面氣壓甚低,可引致極強風力、傾盆大雨和風暴潮。「颱風」是指中心風力達颶風程度的熱帶氣旋,大眾普遍以這名稱形容所有熱帶氣旋。

俗稱「風球」的颱風信號,原為方便航海人士而設,其後在社會上廣泛應用。一九一七年,香港首次使用數字颱風信號向市民預警熱帶氣旋吹襲時的風向及風力。最初信號只有一至七號,之後經過多次改良,於一九三一年改為一至十號。此後,二、三及四號信號時有時無,至一九三○年代後期正式取消。一九五六年,天文台增設三號強風信號,到一九七三年再把整套信號改成沿用至今的信號系統。二○一七年適逢本港數字颱風信號設立一百周年,香港郵政以此為題發行一套五枚郵票及一張郵票小型張,以資紀念。

一套五枚郵票展示現今採用的數字颱風信號系統,即一號戒備信號(一元七角)、三號強風信號(二元二角)、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二元九角)、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三元七角)和十號颶風信號(五元)。郵票上每個颱風信號均以質感豐富的凸字油墨印刷,以凸顯郵票主題。郵票小型張的左方顯示過去在香港天文台總部懸掛十號颶風信號時的情景,右方則展示香港分別於一九一七年、一九三一年及一九七三年採用的數字颱風信號系統,敍述百年以來信號系統的演變。

郵品包括郵票、版票、郵票小型張、套摺、珍貴郵票小冊子及已蓋銷首日封 (已蓋銷首日封只限於發行首日在各間集郵局發售)。

鳴謝︰香港天文台

購買郵票:ShopThruPost 樂滿郵 或 各間集郵局

熱帶風暴苗柏(英語:Tropical Storm Merbok,國際編號:1702)是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苗柏」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是頸部有斑點的鴿子,常見於郊外和荒地,為馬來西亞人喜愛飼養的一種雀鳥。華南地區多在6月受到年內首次熱帶氣旋吹襲,苗柏影響菲律賓中部後,逐漸移向廣東沿岸,為該區的2017年風季揭開序幕。

圖片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慶祝(?)香港數字颱風信號系統誕生一百周年香港地下天文台以 3D 打印了迷你風球模型供限量訂購。

不專業小風迷表示:收到這個高興得快要瘋了!

內藏一至十號風球,另附贈相等於三號風球風力的黑球 – 強烈季候風信號(見盒頂左方)!而且有小掛勾,方便大家掛起來呢~

放心,癡婦不會把它們掛在窗戶當「風天娃娃」使用的 XD

因為颱風這東西始終是天災,隨時為橫過之地造成嚴重破壞,癡婦不是不負責任的盼風者啦啦啦~🙈🙈🙈

將來能否遇上一兩個美麗的颱風嘛,也真靠緣分,就讓它一切隨風吧。(當然遇上的話癡婦會超高興的。😁)

【小花癡開箱完畢】

PAGE TOP
%d 位部落客按了讚: